最近跟一個種高麗菜的農友聊天
他說:「唉~今年菜價又大起大落,去年明明賺,結果今年虧,真的很難做長久耶,妳有聽過什麼做法可以比較穩嗎?」🤔
我聽了超有感,這幾年看下來 → 菜價浮動真的影響超大,很多農友的收入就被這樣綁著跑,壓力很大
但也有看到一些做得比較穩的農友/青農團隊 → 慢慢摸出一些「保底收入」的做法,幫自己擋一點風險 🚀
今天就陪你聊聊,我觀察到幾個「可以參考的做法」
如果你最近也常被菜價波動搞到心累,這篇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 ✨
1️⃣ 多品項、多季節 → 分散風險
幾個做得比較穩的農友跟我說 → 不要單壓一個品項,特別是會大起大落的作物(像葉菜類)
有朋友是改成 → 不同地塊種不同品項+拉開季節交錯
就算某一季某一樣價格不好,還有其他作物能拉住整體現金流
像有朋友家是 → 主力種地瓜+副種四季豆+輪作小番茄
結果去年葉菜崩盤,他們家整體收入反而沒受太大影響
👉 菜價浮動擋不住 → 但作物組合能分散風險,整體收入比較穩!
2️⃣ 建立直送/預購熟客圈,穩定現金流
我觀察到一個超有效的方法 → 農友開始做「直送/預購」熟客圈,建立穩定訂單,降低靠市場價格的依賴
有朋友原本只走拍賣市場
後來開始養 LINE 群+ FB 社團 → 跟熟客做「預購+季節組合箱」
收成前 → 就先有一批固定訂單,現金流先穩一半 🚀
即使市場價格跌 → 直送客人還是照單買,保障了一部分收入
👉 熟客圈越養越穩,農友收入就不會完全被市場價控制 → 很值得慢慢經營!
3️⃣ 做「加工+延伸產品」,拉高附加價值
還有一個趨勢我看到 → 農友開始把部分農產品做加工/延伸產品,拉高附加價值 → 補低迷行情時的收入缺口
像有朋友種水果 → 會把部分做成果乾/果醬/禮盒
葉菜類 → 有人開始做「洗切包/即食蔬菜盒」→ 賣給小型商辦客群
加工品雖然利潤未必爆高,但 → 「價穩+保存期長」 → 在市場價格不好的時候能撐住基本盤收入
👉 不用全做加工 → 部分比例做加工產品,對穩定全年現金流很有幫助!
菜價浮動怎麼保底?關鍵是把風險分散掉
總結一下 → 菜價浮動難不難解?
老實說 → 完全擋不住,但 農友可以透過「分散+穩定圈養+拉附加價值」來讓收入比較穩!
幾個有效做法可以參考:
1️⃣ 多品項、多季節組合,分散單一品項風險
2️⃣ 養熟客圈+預購單,先穩定部分現金流
3️⃣ 部分加工+延伸產品,拉高收入底線
現在其實很多青農團隊/新型小農品牌 → 都在往這方向調整
不是拚「大賣大賺」 → 是穩定收入曲線,做得長久才是關鍵 🚀
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怎麼穩定農業收入
可以先從自己現有的狀況,挑一兩個方向試試
不要一下全改 → 慢慢養起來,風險就會一點一滴壓低 ✨
加油~如果你有在做直送/加工/多品項
或也想交流怎麼養熟客圈 → 超歡迎一起聊聊喔!
現在農友互相分享的實戰經驗超多 → 靈感會爆棚,做生意也會越來越穩 🌿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