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跟一個做小店的朋友聊天,
他說:「欸我真的搞不懂欸,現在客人是不是都只看價格?我賣得比別人貴一點,馬上就被問為什麼不降價…」
我聽完就笑說:「你不要被表面騙了,其實很多時候,客人要的根本不是『便宜』,是一種『感覺』你懂嗎?」
這幾年幫朋友經營品牌+自己觀察下來,我越來越確定一件事 → 很多小店老闆被「價格戰」綁住,反而忽略了『品牌該做的事』。
👉 今天就陪你聊聊我自己觀察到的心得,
如果你最近也在煩惱「到底要不要降價?是不是價格低才有客人?」 → 這篇一定要看,會讓你更清楚「客人其實在想什麼」。
1️⃣ 便宜可以吸引眼球,但留不住人心
我先說 → 價格低,當然會有人來看,會吸引眼球,這是自然的。
BUT → 價格低 ≠ 客人會長期留下來。
很多做小生意的朋友一開始都會想:「我要不要比別人便宜一點,這樣客人就會來買?」
結果一降價 → 新客可能會來一波,
但後續變成「一直比價」的客群,今天你便宜他來,明天別家更便宜他就走了。
👉 價格戰的副作用是 → 吸引到的是「只看價格」的人,這群人很難變成熟客。
你要的其實不是「撿便宜的過路客」,而是「認同你品牌價值的鐵粉」。
2️⃣ 客人買東西,很多時候買的是「感覺」
這點我真的超有感 →
很多客人買東西,心裡想的根本不是「我能不能買到最便宜」,而是「我用這個東西,會有怎樣的感覺?」
比如我有朋友做手作甜點,價格比市場貴一點,
但她粉專常常分享「製作過程的細節」、「食材的挑選故事」、「品牌理念」,
結果客人留言都不是問「為什麼比別家貴」,
而是說:「我就是喜歡妳這種手作的溫度,吃起來有家的感覺。」
👉 這時候,客人買的其實不是甜點,而是「品牌的故事感+溫度感」。
再舉例:
有朋友賣衣服,價格不是最低,但搭配照超用心,風格一致,
客人留言說:「妳家搭配風格我很喜歡,感覺穿起來比較有品味。」
👉 客人買的不是「便宜衣服」,而是「我穿了,自己覺得有質感、有品味」 → 是一種「感覺」。
3️⃣ 怎麼打造「客人要的感覺」?幾個實戰心得
後來幫朋友做品牌,慢慢總結出幾個打造「客人要的感覺」的做法,分享給你參考 👇:
✅ ① 品牌氛圍感要穩定
IG、FB、LINE 的整體風格要有一致性,
客人一看就知道「妳這家店是什麼風格、什麼氣氛」,會自然而然吸引對味的客群。
✅ ② 故事感+細節分享很重要
客人喜歡聽品牌背後的小故事,會拉近心理距離。
-
為什麼做這個產品?
-
選材過程?
-
包裝的小巧思?
👉 這些都是「感覺」的養分,越細節越能打動人心。
✅ ③ 互動要有溫度
很多品牌做得太冰冷,
其實一點小互動(私訊回覆細心、感謝留言、限動小互動) →
就會讓客人覺得「這家店有人味,不只是賣東西」。
👉 人味感,其實是「感覺」裡超大的成分!
【最後想說的】價格不是你的全部,感覺才是你的品牌護城河
總結一句話 →
客人當然會看價格,但最終留住他們、讓他們心甘情願花錢的,是「妳帶給他的感覺」。
👉 便宜別人永遠可以比妳更便宜,但「妳品牌的溫度+風格+故事感」是獨一無二的,別人比不來。
所以 → 不用一直糾結「我要不要降價?」
更應該思考 → 我現在的品牌,有沒有在養「客人喜歡的感覺」?
當妳養出來了,
價格反而不是那麼重要,客人會為了那種「感覺」甘願付費,甚至期待妳出新品。
👉 千萬別把自己陷進價格戰,
品牌要走長久,靠的是「感覺」這座護城河。
加油~如果你也在經營品牌/小店,對這塊有心得或疑問,超歡迎一起交流,大家互相學真的會進步超快 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