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個做小店的朋友問我
「欸你有沒有發現,有些品牌根本沒在打廣告,結果生意還是很好,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啊?」🤔
這問題我也觀察很久了
其實真的有發現一些品牌/小店,沒砸什麼廣告,卻穩穩有自然客源,老客回流、新客也會慢慢自己來
而且越觀察越覺得 → 這背後其實是有一些「做生意的底層思維」在運作
不是靠一兩招爆紅,而是品牌平常就有養出某種「吸引人的能量」 🚀
今天就陪你聊聊,我自己觀察到幾個關鍵點
如果你最近也在想「要不要打廣告/怎麼養自然流量」,這篇可以當個參考 ✨
1️⃣ 他們真的懂「把品牌做到讓人想分享」
我觀察到,不用打廣告也有客源的品牌,通常很懂得把品牌做到「客人會想主動分享」
很多人誤以為自然流量靠 SEO 或曝光
但我覺得「被分享」的力量更大
像我一個朋友做手作甜點,沒打廣告
但她的品牌氛圍超用心,產品包裝有故事、內容有溫度、經營方式很有人味
結果很多客人吃完會主動拍照、寫心得,分享在 IG/LINE/FB
有時候甚至不是她請人分享,是客人自己覺得「這東西值得介紹給朋友」
我覺得這是超關鍵的 →
「讓客人覺得分享你是一件開心、有面子的事」,自然就有口碑流量慢慢養起來
2️⃣ 他們跟客人之間的關係是「長期陪伴感」
我還觀察到一點 → 這些品牌平常跟客人的互動,真的很有「陪伴感」
很多店家是「成交導向」 → 成交完就沒後續
但自然吸客強的品牌,通常是「日常就有在陪伴客人」
可能是 IG/FB/LINE 小圈圈,
平常就會分享生活、品牌理念、產品故事、客人回饋
久而久之,客人會覺得「我不是只是來買東西,而是我在跟一個有溫度的品牌互動」
這種「陪伴感」一旦養起來,客人的黏性很高,分享意願也高,品牌自然會有穩定流量
3️⃣ 他們很會觀察市場節奏,適時推出有話題的內容
再來一個我觀察到的 → 這些品牌很敏銳,會觀察市場節奏,適時推出有話題性的內容
不是說去蹭熱點
而是懂得 → 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活動,什麼主題客人最近會喜歡
像有朋友做服飾品牌,平常就會觀察季節趨勢+粉絲最近聊什麼話題
適時推出對應的穿搭主題+活動,結果社群互動很高,分享率自然拉高
很多人以為自然吸客是「被動等 SEO 排名」,
但我發現 → 很多做得好的品牌,其實是「主動觀察 → 主動製造被討論點」,讓品牌一直保持在客人眼前
不用砸廣告也有客人?是平常就把品牌底子養得很好
所以為什麼有些品牌不用砸廣告也有一堆客人?
我覺得重點不是技巧,而是 平常有沒有把品牌底子養好:
1️⃣ 讓品牌有「值得被分享」的特質
2️⃣ 跟客人之間有長期的陪伴感
3️⃣ 懂得觀察市場節奏,主動創造被討論點
這種品牌體質養起來,就算不砸廣告,也會有自然流量慢慢累積
而且這種自然流量,通常轉換率高、客人更有黏性,品牌長期走得比較穩
所以如果你現在也在想 → 「要不要打廣告?」
我反而會建議 → 先回頭看看品牌底子有沒有養好,這樣打不打廣告,都是加分而不是救命
加油~如果你也有觀察到類似的例子,或最近在優化自然流量
超歡迎一起交流!很多時候聊一聊,靈感就會來 🚀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