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真的,這兩年,副業這件事變得比以前更普遍了。
不是因為大家突然變得貪心,而是物價漲得太快、薪水又追不上,
很多人只是單純想讓生活多一點選擇,手頭可以鬆一點,不用每個月月底都在算還剩多少錢。
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開始做副業,有人純粹是興趣轉收入,有人是想存一筆旅費,也有人其實是想慢慢試著為自己鋪一條未來的路。
所以如果你心裡也在想:「欸,我是不是也可以做點什麼?」
很正常,大家都一樣。
那現在到底流行什麼副業?我幫你整理一些,讓你可以有點靈感,挑一個自己喜歡的,慢慢來~
1️⃣ 網拍:最平易近人的開始
老實說,網拍到現在還是最多人做的副業之一。
因為它真的很容易入門,幾乎沒什麼門檻。
我有一個朋友,原本只是整理衣櫃的時候把二手衣拿去蝦皮賣,結果賣著賣著發現蠻好玩的,後來乾脆開始批貨來賣,現在每個月多個幾萬塊收入,也算小穩定了。
網拍的好處就是:
✔ 手機一支就可以做
✔ 不用馬上囤一堆貨,可以先小量試試水溫
✔ 時間彈性,下班後自己安排進度
當然,市場競爭也是有的,但重點是,這是一個「可以從小試、邊做邊學」的模式,不會一下子就把自己壓得很有壓力。
2️⃣ 內容變現:做自己喜歡的事,順便賺錢
我有另一個朋友,是個媽媽,本來只是因為喜歡做便當,順手在 IG 上分享自己的便當照,結果追蹤人數越來越多,後來甚至接到廠商邀約,開始有收入。
我很喜歡她說的一句話:「如果我做副業,還要把自己搞得很累,那我寧可不做。」
所以她挑了一個自己原本就愛做的事,慢慢累積起來,反而更能長久。
內容變現現在真的蠻多人在做,像:
-
IG 分享穿搭、美食、手作
-
Youtube 拍影片,做教學或分享
-
部落格寫文章,靠流量變現
-
Podcast 做聲音內容
當然,這條路比較需要耐心,不會馬上看到錢進來,但如果你本來就對某些主題有熱情,這會是一個很有成就感的副業路線。
3️⃣ 接案:用專長換收入
有專長的人真的不要浪費。
我有朋友是設計師,白天在公司上班,晚上偶爾接外包案,一方面練功,一方面也多了一份收入來源。
還有朋友是會寫文案的,平常有接部落格代寫、粉專貼文,做得開心又自在。
接案適合誰?
-
設計、美編、攝影
-
文案、編輯、翻譯
-
程式設計
-
社群經營
重點是要學會談案子、抓時間,別讓自己接到累垮。
4️⃣ 實體副業:擺攤、手作、課程
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盯螢幕。
我朋友喜歡做甜點,後來開始接手作甜點訂單,假日還會去市集擺攤,
她說:「雖然會累,但看到客人當場吃了說好吃,那個成就感真的很難取代。」
擺攤、做手作、開小課程,這種副業比較「有溫度」,人跟人互動感很強,
適合喜歡動手做、喜歡面對面的朋友。
但要提醒,這種副業前期會有一點成本投入,像材料費、場地費,心態上要放輕鬆一點,不要一開始就逼自己要賺多少,慢慢來比較長久。
5️⃣ 跑外送、共享平台:最彈性,適合想賺即賺的人
有些人單純想要「下班後可以馬上變現」,這時候 Uber Eats、Foodpanda、共享平台就很適合。
我有朋友就說:「有時候月底比較緊,下班跑個兩三小時,賺一點零用錢回來,心情比較踏實。」
跑外送的好處是彈性高,想跑就跑,不跑也沒壓力,
缺點當然就是比較勞力型,天氣不好時會比較辛苦,體力要衡量一下。
【最後想說的】挑適合你的,不急,慢慢來
副業這件事,沒有標準答案。
也沒有一定要賺到多少才叫成功,
找到一個你能做得開心,又不會壓力爆棚的節奏,才是重點。
有些人是為了錢、有些人是為了興趣,有些人是想練技能、有些人是想多一點安全感,
每個人的出發點都不同,你可以多方嘗試,慢慢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路。
不要急,也不要拿別人的成績來壓自己,真的會很累。
副業,是一場自己的馬拉松,自己開心最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