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去家裡附近的市場買菜,
有一攤我很熟的菜攤阿姨,邊幫我裝菜邊說:「妹妹~你知道嗎?我最近在學直播賣菜耶!」
我一聽超驚訝:「哇,阿姨你也在直播喔?效果怎麼樣?」
她說:「還在學啦,不過看別人直播賣得很好,我也想試試看,現在大家都在網路上買東西嘛~」
那天回家路上,我邊走邊想 →
以前哪想到「菜市場阿姨」也會開始用直播?
其實這幾年我真的看到越來越多「本來不玩網路」的小老闆,開始學直播賣東西,
而且很多真的做得不錯,生意越來越穩。
👉 所以今天就陪你聊聊我自己觀察到的 → 直播到底對這些小店老闆/傳統市場攤主有沒有用?做得起來嗎?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?
如果你自己也在觀望直播,這篇應該會蠻有幫助 ❤️!
1️⃣ 直播的確是「有效」的,只是效果不是人人都一樣
先說重點 → 直播賣東西,真的有效!
但 → 效果不是每個人一樣,重點看「怎麼做」+「做多久」。
我有朋友的媽媽,原本是在市場賣水果,後來開始用FB直播賣水果禮盒,
剛開始超卡 → 語無倫次、畫面晃來晃去,
但慢慢做幾次,越來越自然,結果後來有很多熟客直接在直播下單,
她媽媽現在一週做兩場,固定就有一批忠實粉絲,生意反而比以前穩。
👉 直播可以補足「現場客源有限」的缺點,把客人拉到線上、養熟客群,效果真的有出來。
2️⃣ 為什麼菜市場阿姨也想學直播?幾個原因
我自己觀察,很多傳統市場/小店老闆現在會想學直播,大概有幾個原因:
✅ 現場客流變少,想開拓新客源
✅ 看到別人直播賣得好,想試試看(有樣學樣)
✅ 家人/年輕人鼓勵「你可以拍一下,很多阿姨直播賣超強」
✅ 平台工具變簡單,FB/LINE/抖音一鍵就能開直播,門檻降低了
👉 現在「直播不再是年輕人的事」,很多年齡層開始嘗試,市場氛圍有在改變!
3️⃣ 做直播,要「有用」,幾個關鍵心法分享
① 要有「人味」,不用太專業
直播最吃的是「人味」+「真實感」,
菜市場阿姨反而有這個優勢 → 平常就很會跟客人聊天、很有親切感,
直播時如果保持原本講話風格,反而超吸粉!
我看過有阿姨直播切水果、邊試吃邊聊 → 超自然,觀眾超愛看,
不需要弄得很專業、有棚、有腳本,真誠就會吸引人。
② 頻率要有,才會累積「熟客」
很多人以為 → 開一場直播,客人就會爆單,
但其實直播效果看「長期累積」,頻率穩定 → 才能養出熟客。
我朋友媽媽現在固定每週二、週五直播,
熟客都知道時間,會準時來「追直播」,一邊聊天一邊下單。
👉 有規律、有陪伴感,直播才會變成「店跟客人之間的固定交流管道」。
③ 不要怕鏡頭,慢慢練會越做越順
很多老闆一開始超怕鏡頭(真的很正常啦 😂),
但 → 直播這東西是「做中學」的,
第一次很卡、第二次好一點,做十場後 → 講話自然到像在現場賣東西一樣。
而且很多客人其實也喜歡看「真實的店家」,不是看網紅表演,
你越做自己味道,越能吸粉,這是小店直播反而的優勢!
【最後想說的】直播真的值得小店/市場老闆試試看
回到一開始阿姨問的問題:「真的有用嗎?」
我會說 → 真的有用,重點是「做得持續+做出人味」, 不是只開一兩場就放棄。
而且 → 直播是一個超棒的「養熟客+陪伴客人」工具,
不管是賣菜、賣水果、賣衣服、賣吃的,很多成功案例現在都是靠直播撐起來的。
小店老闆的優勢 → 就是有「人味+真實感」,
直播反而是小店很適合的管道,不用怕技術、不用怕自己年紀大,慢慢學、邊做邊調整,效果真的會出來。
👉 別等別人都做起來才後悔,現在就是開始的好時機!
如果你有在考慮直播,或已經在做,歡迎一起交流心得,真的很多小眉角大家互相學,會進步超快 🚀!